最新文章
相关文章
产品目录
联系我们
- 重庆欧迈服装厂
- 联系人:李先生
- 手 机:(0)15023366881(李先生)
- QQ:1091737093
- 电话:023-63800591
- 电子邮箱:oumaigood@gmail.com
- 地址:重庆渝中区时代天骄14-9#
- 更多
从20.1%到7.8%:重庆万州失业率大降12个百分点背后
从20.1%到7.8%
--重庆万州失业率大降12个百分点的背后
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(姚润丰、陈正鱼)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万州区,一个深深打着三峡移民烙印的城市。作为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,万州搬迁移民26.3万人,占三峡移民总数的五分之一。2002年二期移民结束时,万州结存失业人员达到7.12万人,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20.1%!成为三峡库区就业形势最为严峻区县。
就业是民生之本,更是库区稳定之基。从2002年至今,万州将就业问题列为头号“民生工程”,坚持抓大不放小,多渠道宽领域促进移民就业,如今万州的失业率已由8年前的20.1%下降为7.8%,“零就业”家庭全部销号。12个百分点的背后是12万多移民的生计,更是一篇破解库区移民从“搬得出”迈向“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的大文章。
库区就业难 最难在万州
20.1%的失业率,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避开的罕见挑战。“那时候的就业问题,真让我们寝食难安!”回忆8年前的情形,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居委会支部书记牟红伟感慨万千。当时,这个只有6000多人的社区,失业率高达50%左右,不少家庭无一人就业。
令人担忧的是:这个社区98%以上居民都是移民。他们为购置新房,基本花光了家庭积蓄,有的甚至还为此背上了债务,又没有收入来源,生活异常艰难。令人更为担忧的是:移民中有1/3是刚刚失去土地的占地移民,缺乏技能,就业难度非常大;另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随迁移民,大多属“4050”人员,因所在企业关停破产,再次择业难度非常大。
和这个社区面临的就业困境一样,为迎接三峡水库蓄水175米,2002年末,万州区结存城镇失业人员达到惊人的7.12万人,占重庆市全库区下岗失业总人数的近一半。另外,万州区还有2300多户“零就业家庭”,每年还要新增1万多名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。
万州区就业局局长赵建国介绍,当时万州所面临的就业形势,在整个库区中最为严峻。7.12万失业人员中,男性3.52万人,占失业人员总数49.4%,女性3.60万人,占50.6%;按年龄分,16岁到30岁之间的失业人员2.50万人,占35.1%;女30-40岁、男30-50岁的失业人员3.34万人,46.94%;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失业人员合计1.28万人,占17.96%;按文化程度分,初中及以下失业人员4.07万人,占57.14%,中专(含高中、职高)1.98万人,占27.76%;大专及以上1.07万人,占15.1%;按失业原因分,因为移民(企业淹没、搬迁、占地农转非等)而失业的有4.68万人,占65.71%,其他原因2.44万人,占34.29%。
“移民安稳致富是库区的历史性任务,万州不等不靠,要勇敢担负起化解就业再就业难题重任。”重庆市委常委、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表示,坚持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,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来抓,通过大力发展产业,积极开发就业岗位,搞好技能培训,引导激励创业,改善就业服务,促进移民安稳致富。
43年仅投入6亿元 就业面临四大难题
在万州不少干部眼里,解决就业问题比移民工作还难做。困难是摆在眼前的:移民问题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更加优惠,而就业、再就业工作实现起来,在方式、方法、资金、政策方面的困难就相对多一些,面临岗位严重不足、移民观念等四大难题:
就业岗位严重不足。自国务院筹建三峡工程以来,万州长期处于“不三不四”、“不上不下”的状况。据粗略统计,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峡工程开工的43年里,国家对原万县地区三区八县800多万人口的各项投资累计仅为6亿元。而为了三峡工程蓄水,万州工业作出巨大牺牲,370户淹没工矿企业关破了近90%,移民大量失业,库区产业空心化让人忧心忡忡。
失业人员就业竞争力极差。总体上看,万州下岗失业人员呈现“三多三少”现象,即文化程度低的多、高的少,技术等级低的多、高的少,年龄偏大的多、年轻的少。7.12万失业人员总数中,初中及以下失业人员4.07万人,占57.14%,中专(含高中、职高)1.98万人,占27.76%;大专及以上1.07万人,占15.1%。
需要就业人员猛增。除了7.12万人需要就业外,失地农民数量近年逐步增多,而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就地后靠,挤占了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资源,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。此外,每年新成长的城乡劳动力达2.5万人,新毕业的大中专(含中职学校)毕业生、军队退役人员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压力大。
就业观念落后。移民下岗失业人员普遍认为,是三峡工程移民导致他们失业,政府就应该解决他们就业,依赖政府,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严重,具体表现在就业观念落后:宁守家门不出远门;宁愿苦熬不愿苦干;宁要低保不要低薪;宁吃老本不学新技;宁可坐等不愿出击。因此,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人无事干,有事无人干现象。
抓大不放小 多方求突破
万州区的城镇人口达到62万,失业率从20.1%大降到如今的7.8%,意味着在过去8年时间里,万州至少净增12万就业人口。对于一个就业形势严峻的区域,如此多的新增就业人口,所需求的岗位从何而来呢?
就业“瓶颈”如何破?重庆市委常委、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说:“万州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空虚,如果工业上不去,产业支撑严重不足,就业等各种矛盾将更加凸显。万州必须多方突围解决就业,将重点放在抓产业发展促岗位增加方面。”
产业空虚,虚在工业。2003年6月,万州成立工业园区,打造政策洼地,引进了如意集团、雷士照明、长安跨越、重庆宜化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,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、盐气化工、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以及纺织服装、食品药品五大特色产业,在助推万州连续几年GDP增速位于重庆市第一的同时,累计提供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。如今,万州工业园区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到2020年可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。
产业一头连接财税,一头连接就业。在万州工业园区,当年4万多名下岗职工,如今已陆续找到新工作。“工业强区”的大平台已成为移民就业的主渠道。
大企业大项目可以促进大就业,但小企业小项目却能在解决就业方面显得更加灵活主动。为此,万州区采取多种形式,积极培育、引进和发展投资小、见效快的项目和企业。截至目前,在各个移民街道和乡镇设立了9个小企业创业基地,引进了403家中小企业,累计吸纳21834人就近就地就业,其中安置农民工12572人。万州同时锁定发展目标:到2011年,全区力争创建市级小企业基地15个左右,小企业基地就业岗位达到4万个以上。
着力破解产业空虚的同时,万州打造就业再就业“政策洼地”,多渠道宽领域求突破。近年来,万州区政府每年花钱买500个左右的公益岗位让“4050”人员就业;通过减免税费、提供小额贷款的方式,每年鼓励3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;建起了一张覆盖辖区所有社区、连接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网络,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万州人力资源市场里,不仅求职人员可免费进场,企业进场招聘也是免费;每解决一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,万州区就提供一笔培训补贴,目前万州发展了20多所高职、中职学校,每年输送毕业生1.5万人以上,有效解决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……
万州区就业局局长赵建国介绍,在净增的12万多就业人口中,大概有80%在万州本地就业,另外的20%则通过对口支援的途径,输送至重庆市北部新区以及上海、江苏等地就业。
上一篇:联系我们